皮肤过敏困扰着许多人。当皮肤发生过敏时,患者的身上会出现许多皮疹,经常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令人十分难受。一旦出现皮肤过敏,我们应该及时通过药物治疗减轻相关症状。那么,皮肤过敏应该选择何种药物治疗呢?
一、皮肤过敏应选择何种药物治疗?
具体选择哪些药物治疗皮肤过敏,取决于具体的病情。在皮肤过敏的急性期,当出现皮肤肿胀、糜烂渗出等症状时,我们可以使用0.9%盐水溶液或3%硼酸溶液进行局部湿敷治疗,每次湿敷的时间为20分钟,一天进行两次治疗。同时,我们还需要结合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临床上主要使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例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必要时,我们还可以口服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抗过敏治疗,以控制病情。
对于处于慢性期的皮肤过敏,患者的皮肤往往会出现丘疹、红斑或脱屑等症状,甚至可能发生苔藓样变。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进行治疗,例如糠酸莫米松软膏、地奈德乳膏等。在疗程后期,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润肤作用的药物,例如尿素软膏、维生素E膏,以滋润皮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避免使用肥皂、热水等刺激性物质。
二、皮肤过敏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1.注意饮食
在皮肤过敏之后,首先要及时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此外,平时还应该做好疾病的护理工作,例如注意避免受风、着凉,以防过敏扩散至全身。在饮食方面,应该选择清淡的食物,尤其是由食物引起的过敏,更需要控制饮食,绝对不能食用可加重过敏症状的食物。
2.注意检查过敏源
患者还可以前往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查,平时要远离过敏原,避免加重病情。在发现皮肤过敏后,平时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使用化妆品,不要涂抹带有刺激性的护肤产品。同时,平时应该进行适度的运动,增强身体健康,有助于预防和减轻过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