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怎么办,找准原因快速缓解

1、阴虚内寒型

【特征】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月经量少,颜色淡,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

【措施】应该补气养血,和中止痛。

【食疗】食用乌鸡、红枣、蜂蜜和牛羊肉。尽量少吃苦酸食物。

2、气滞血瘀型

【特征】经前或经期肚子胀痛,一按就痛,胸口、乳房胀痛,心烦易怒,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紫黯,或有瘀点。

【措施】应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控制好情绪,早睡早起,不要熬夜。

【食疗】食用益母草煮鸡蛋,喝玫瑰茶。少量食用酸涩的食物,如杏子、李子、乌梅等,因为酸涩食物会使气滞更严重。

3、寒凝血瘀型

【特征】经前或经期小腹冰凉一按就痛,使用热水袋可以减轻疼痛,经血量少,颜色暗紫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暗紫,苔白。

【措施】应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食疗】喝红糖水,泡当归水。

4、湿热蕴结型

【特征】经前或经期小腹发热一按就痛,同时伴随腰腹疼痛,有时平时也有小腹痛,经期较长,经血颜色暗红,质地粘稠,或带有血块,可能伴有低热,小便颜色偏黄,舌质红,苔黄。

【措施】应该清热除湿,活血化瘀。

【食疗】喝丝瓜红糖水,煲鸡蛋加入川芎和丹参。

无论是哪种痛经类型,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所致,因此大家应该注意饮食均衡,经期尽量少吃寒凉和辛辣食物,还要注意保持腹部和脚部的保暖,最后,加强体育锻炼!通过自我调理,我们一定能够摆脱“痛经”带来的困扰。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