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一般需要煎煮两次,将两次药物混合之后,再分两次服完。在服用第二次药物时,由于药物通常已经变凉,我们通常需要将药物先加热一下,保证药物可以发挥最好的效果。那么,中药的服用时间都有哪些呢?
1、饭前服
适用于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可以使药性发挥到最佳效果。肠道疾病也适合在饭前服用,因为胃空的状态下,药物可以直接接触到消化道黏膜,更快被肠胃吸收。
2、饭后服
适用于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疾病。可以让药性上行。还有一些对肠胃有刺激作用或毒性较大的药物,也适合在饭后服用。
3、餐间服
治疗脾胃病时,适合在两餐之间服用药物,以避免食物对药物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4、空腹服
一些滋补类的药物更适合在空腹时服用,以便于身体更好地吸收。用于治疗四肢血脉疾病或驱虫的药物也应该空腹服用,以加快药物的效果。此外,那些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也适合空腹服用。
5、睡前服
适合服用镇静安眠、安心神以及补心脾的药物,最好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另外,用于治疗积滞、胸膈疾病的药物在服用后应该仰卧。如果是左右两侧胁痛的病症,根据药性选择不同的睡姿,比如药性升发,应选择健侧卧姿势,药性沉降则选择患侧卧。
6、隔夜服
主要适用于驱虫药物,在晚上睡前先服用一次,然后在第二天早晨空腹时再服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