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高温预警 糖友吹空调必知的那些事

近日,气温持续升高,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部分地区超过40℃,所以进屋开空调已经成为必做的事情。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吹空调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空调使用不当,温度突然变化,都容易导致血糖紊乱,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糖尿病患者吹空调一定得知道下面的要点。

常吹空调对糖尿病有哪些影响?

长时间的低温刺激,会使体内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同时,长时间低温刺激还会使本身抵抗力就差的慢性病患者不适,容易导致旧病复发,甚至加重。

因此,对患有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患者,给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是尽量避免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里,如果实在太热,空调温度也不宜低于26℃,另外建议每两小时左右开窗通风一次;

二是夜间相对较凉爽,建议让清爽的自然风取代空调,以免过度受凉引发疾病。

吹空调,适宜的温度是26度

即使室外再炎热,室内的空调温度也不宜设置太低。糖尿病患者开空调,适宜的温度是26度,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超过8度。如果温差过大,会增加体温调节中枢的负担,很容易引发头晕、口干舌燥、咳嗽流涕等不适,严重时可能导致中风等并发症。

进屋后不要马上开空调,先过10分钟再开

有些糖尿病患者在外出了一身汗,回到家马上打开空调大力吹,这样极易对身体造成损害。因为此时毛孔完全打开,还来不及关闭,容易使体温急剧下降,诱发感冒等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从炎热的室外进入室内,应至少十分钟后才开启空调。

空调风应该向上吹,避免直接吹向身体

开空调时,冷空气向下沉,所以风应该是向上吹,避免直接吹向身体。糖尿病患者使用空调时,如果空调对着单侧面部吹风,容易导致面部血管痉挛,引发面瘫。如果直接对着头和颈部吹风,头皮温度下降,反射引起脑血管收缩,脑血流也随之减少。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极易诱发脑中风,危及生命。

早晚气温较低时,不要开空调

每天清晨或傍晚,室外气温相对较低,应多到户外进行运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这时应尽量避免使用空调,特别是对于一些患有关节炎、风湿病,或者身体免疫功能较差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早晚不应该开启空调。

睡觉时不宜通宵开空调

夏季夜晚室内比较闷热,影响睡眠质量,很多糖尿病患者喜欢通宵开空调。其实这样对身体非常不好。因为睡觉时体温下降,若糖尿病患者整晚开着空调图凉快,容易引起头痛、感冒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面瘫。因此,如果感到太热,糖尿病患者可以在睡前开一段时间空调,睡觉时将空调关闭。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