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立秋与晚立秋的区别 立秋的气候特点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特殊的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天的开始。经过了一个炎热的夏天后,人们都渴望像立秋这样的节气来缓解。立秋的时间早晚似乎会影响天气情况,那么早立秋和晚立秋有什么区别呢?一起来看看吧。

早立秋和晚立秋的区别

时间上的区别。民间有句谚语:“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意思是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则天气凉爽;如果立秋时间在下午以后,天气会继续炎热一段时间。所以,早立秋和晚立秋取决于具体的时间点,早指的是0点至12点,晚指的是12点至24点。

立秋的气候特点

1. 立秋期间还有末伏

中国地域辽阔,尽管各地气候有所不同,但在立秋这个时候,大部分地区仍然没有进入秋天的气候。此外,每年的大热天——三伏天的末伏期还在立秋之后的第3天。特别是在中国南方,立秋期间仍然是夏季高温,而且台风雨季也在逐渐结束,气温更加炎热。因此,中国医学将立秋之后到秋分之前的这段时间称为“长夏”。

2. 立秋有“秋老虎”

尽管早晚会有凉爽的感觉,但中午仍然会有炎热的天气。所以当“立秋”到来时,并不意味着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此时的天气通常仍然非常炎热。立秋之后还会有一个炎热的时期,被称为“秋老虎”。划分气候季节是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低于22℃,才算正式进入秋天的季节。

3. 南北地区的天气差异

最早迎来秋天的是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通常在8月中旬才入秋。一般来说,首都北京在9月初开始感受到秋天的凉爽,而秋天在花灯盛行的秦淮一带通常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天的气息吹到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直到11月上中旬秋天的气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天的脚步到达遥远的海南崖县时,已经快到新年元旦了。

关于早立秋和晚立秋的区别以及立秋的气候特点,介绍到这里。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