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两个疗程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异常,是一种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要症状的月经病。临床上有月经提前、月经延后和月经不规律等几种情况。月经提前是指月经周期缩短,经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天以上;月经延后是指月经周期延长,经期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月经不规律是指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经期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没有规律。中医学将此病归为“月经不调”范畴。
病因和病机
月经提前主要是由于气虚或热扰冲任引起的。气虚会导致统摄无力,冲任失固;血热会导致血液散乱,从而导致月经提前。
月经延后有实证和虚证。实证可能是由于寒凝和血瘀、冲任不畅,或者气滞和血涩、冲任受阻导致经期延后;虚证可能是因为营血亏损,或阳气虚弱,导致血液不足,不能按时充盈子宫。
月经不规律主要是由于冲任气血失调,血液不能正常积聚,多是肝气郁滞或肾气不足所致。该病与肾、肝、脾三脏和冲、任两脉紧密相关。
辨证分型
气虚:经期多提前,血色淡而质地稀,人疲倦,肢体无力,小腹空坠,食欲减少,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血虚:经期多错后,月经量少,血色淡而质地稀,小腹隐痛,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苔少,脉细弱。
肾虚:经期或提前或延后,量少,血色淡而质地稀,头晕耳鸣,腰背酸痛;舌淡苔薄,脉沉细。
气滞:经行不畅,经期或提前或延后,经量或多或少,血色呈紫红且有血块,胸胁、乳房及少腹胀痛,喜叹息;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血热:经期提前,经量多,血色深红或紫红,经质黏稠,心胸烦热,面色潮红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为实热证;经期提前,月经量少,血色红且黏稠,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弱为虚热证。
寒凝:经期错后,经量少,血色暗红且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苔白,脉沉紧。
基本治疗
[治则] 补血调经。
[处方]关元、血海、三阴交。
[加减] 气虚加足三里、脾俞;血虚加脾俞、膈俞;肾虚加肾俞、太溪;气滞加太冲、期门;血热加行间、地机;寒凝加灸归来、命门。
[操作] 主要是按常规操作方法进行。脾俞、膈俞穴斜插或朝向脊柱方向插,不要直插或深插;对于气虚或寒凝病人,可以在腹部穴位进行灸治。治疗应在月经来潮前的5-7天开始,经期停止针灸。如果无法确定经期时间,可以在月经干净之后开始针灸,隔日一次,直到下一次月经来潮。连续治疗3-5个月经周期。
其他疗法
1.耳针
[取穴] 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脾。
[操作] 使用细针刺激,每次选择2-4个穴位,旋转刺激法,每天一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也可以使用埋针或贴敷种子,每3-5天更换一次。
2.皮肤针
[取穴] 选择脊柱两侧、下腹部、带脉区、小腿内侧、关元和阳性物反应区。
[操作] 用中等强度叩击刺激,每天一次,连续7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5天,经期暂停治疗。
3.穴位注射
[取穴] 选择脾俞、肾俞、三阴交、血海、肝肾、足三里、关元。
[操作] 使用5%当归液或10%丹参液,每个穴位注射0.5毫升,每次选择2-3个穴位,每天或隔天一次,连续注射10次为一个疗程。
适宜技术
神阙穴微波辐射法治疗肾阳虚引起的月经不调。
[取穴] 神阙穴。
[操作] 患者平卧或坐位,露出脐部,患者自己手持理疗辐射器与神阙穴垂直距离1-2厘米。按下理疗启动键,根据患者对热度的耐受程度,调节治疗功率,直到患者感觉最舒适为止。每次治疗持续15分钟,每天一次,连续10次为一个疗程。总共治疗2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