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习俗 秋分习俗有哪些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其时间点在公历每年9月22-24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80°。秋分的到来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秋分的习俗吧。

秋分习俗

1.吃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作用。

2.送秋牛

秋分到来时,人们会挨家送秋牛图。这些图案是用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的农历节气,并加上农夫耕田的图样,被称为“秋牛图”。送图者通常都是民间的善言唱者,他们会说些有关秋耕和吉祥的话语,每到一家都会即兴创作,根据当地的景物进行赋诗,直到主人满意为止。这些诗词虽然口头表达,却每句都很优美动听。因此,他们被人们称为“秋官”。

3.竖鸡蛋

秋分这一天,许多地方都会有无数人进行“竖蛋”实验。人们选择一个“身材匀称”的新鲜鸡蛋,轻轻地竖立在桌面上。虽然有很多人失败,但成功的人也不少,成功竖立起来的蛋非常漂亮。

4.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通常放假,每个家庭都会吃汤圆,并煮十多个或二三十个不加馅心的汤圆,用竹叉扎在室外的地坎上,称为“粘雀子嘴”,以防止雀子破坏农作物。此外,秋分时期也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机,甚至大人们也会参与其中。有各种各样的风筝,如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和月儿光风筝,其中最大的风筝有两米高,最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但大多数人都会自己制作,制作的风筝较大,放风筝时还会相互竞争,看看谁放得更高。

5.秋祭月

在古代,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时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而今,中秋节即来自于传统的“祭月节”。据考证,最初的“祭月节”是在“秋分”这一天举行的,但每年此时农历八月的日期都不同,不一定能够看到满月。因此,没有月亮的祭月不太有意义。因此,后来将“祭月节”从“秋分”调整到了中秋节。

相信通过上述介绍,大家对秋分的习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