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肠胃炎应怎么办

现代人对饮食不够重视,这会导致各种疾病,其中肠胃炎就是因为平时饮食不注意所致。那么面对肠胃炎,我们该怎么办呢?下面就一起来找到解决办法。

肠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中成药:霍香正气水。

食滞肠胃:恶心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泻下秽臭,气迫不爽,泻后痛减,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制半夏10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莱菔于10克、大腹皮10克。

脾胃虚弱:禀赋不足,素体脾虚,饮食稍有不慎即吐泻,大便溏薄,呕吐清水,且时作时休,面色不华,乏力倦怠,舌淡,脉弱。

治法:健脾理气,和胃止泻。

方药:人参3克、白术12克、山药10克、茯苓12克、白扁豆12克、陈皮10克、砂仁3克、薏苡仁12克、甘草6克。

肠胃炎预防

要点一:饮食有规律

很多人在饮食上不能控制自己,遇到好吃的就狼吞虎咽,不合口味的就饿一顿,这样易导致胃的蠕动功能紊乱,进而使胃壁内的神经丛功能亢进,促进胃液分泌,长期如此就会出现胃炎或胃溃疡。因此,饮食应定时定量,切勿暴饮暴食。

要点二:注意饮食卫生

吃饭时一定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在口腔中得到充分磨切并与唾液混合,这样可减轻胃的负担,使食物更易消化。此外,尽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更不能饮酒和吸烟。

要点三:保持精神愉快

胃的健康与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长期紧张、恐惧、悲伤、忧郁等都会引起大脑皮层功能失调,进而促进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壁血管痉挛性收缩,引发胃炎和胃溃疡。

肠胃炎吃什么好

肠胃炎饮食

1、肠炎初期,是肠道急性充血、水肿、发炎和渗出的阶段,此时肠蠕动活跃或处于痉挛状态,其消化吸收功能都较弱。因此,在起病后8~12小时内,患者可食用流质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鸡蛋面糊、细挂面、烩薄面片等。如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还应适当给病人多喝些汤水,如米汁、菜汤、果汁、淡盐开水等,以补充体内水分、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

2、肠炎好转期,可给患者食用一些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大米粥、细面条、蒸蛋羹、咸饼干等。宜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每日进食4~5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不宜饮用牛奶和摄入大量糖分,因为这些食物进入肠道后容易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腹痛,增加患者的痛苦。另外,牛奶中含有较多脂肪,脂肪具有润滑肠道、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能加重肠道负担,对病情不利。

3、肠炎恢复期,由于胃肠道尤其是肠道的病理生理变化,此时肠道对食物非常敏感。因此,要特别注意节制饮食,宜食用清淡、软烂、温热的食物,避免过早进食肥肉、油炸食品、生冷坚硬的食物以及高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蒜苔等。恢复期后约2-3天即可逐渐进食正常饮食。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