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是最简单、最经济,也是最适合人类疾病防治、健身养生的好方式。它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颈腰椎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都有着辅助治疗作用。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会把散步当做饭后的一种休闲方式,忽略了它对于养生、预防以及治疗方面的作用。
适合中年人的散步方法
1. 快速步行法
快速步行法是一种比平常散步速度稍快的散步方式。一般来说,每小时步行5000米左右,并且配合摆动手臂,每次20-30分钟,每周2-3次,适合身体健康的人多多练习。
2. 拍打散步
拍打散步法是一种比较传统且常见的健身方式。散步时,利用两臂的摆动和拍打来达到健身效果,用手臂拍打肩、胸、腹、腰等部位,有消除疲劳、舒筋活络、缓解紧张的功效。
3. 定量步行法
定量步行法是通过规定散步的时间、距离或数量,提高锻炼质量的健身方法。例如,可以固定步行的时间,逐步增加走路的距离。这种方法对于评估自身锻炼效果具有一定意义。
4. 摩腹散步
摩腹散步是一边慢走,一边逆时针地揉搓腹部的方法。古代医生孙思邈就坚持“食后即以热手摩腹”,他认为:“食毕摩腹,能除百病”。所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来预防疾病的产生。
5. 听曲散步
听曲散步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式,也有助于消化,所以适合在饭后半小时后进行。但是要注意选择一些悠扬舒缓的古典音乐,不要选择那些容易引起情绪波动的曲子,以免加快步伐,不利于消化。
6. 倒走散步
倒走散步改变了人体步行的习惯和方向,有利于锻炼人体的平衡感觉。倒走要求脚尖先着地,然后过渡到脚跟,可以按摩脚部穴位和经络。但是倒走散步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