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是一种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西医解剖和病理诊断的物理疗法。通过对人体特定部位施加手法刺激,调节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达到理疗的目的。按摩在中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调节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舒筋活络、消炎散瘀止痛、美体养生等作用。

1、浴头
用双手掌心从前额到下颚擦拭,再沿着两侧耳朵向上擦过头顶,最后回到前额,每次往返算一次。
共擦拭10次,然后用指腹均匀轻揉头部发根10次。此方法可以调和百脉,使气血充盈,面色红润,减少皱纹。
2、扣搏竹
用拇指弯曲的突起交替轻敲双侧眉毛中央的竹穴(位于眉头的凹陷处),每个穴位敲击15-20次,强度适中。这个方法可以消除额头疼痛、眼部浮肿、缓解视力疲劳。
3、旋转眼球
坐姿端正,双眼向左旋转5次,然后注视前方片刻,再向右旋转5次,再次注视前方。这个方法对保护视力非常有益。
4、按摩眼睛
用食指分别按摩双侧眼睛内角上方的睛明穴(位于眼内角上方0.1寸),每穴按压15-30秒,强度适中。这个方法可以缓解眼痛,明目。

5、轻叩牙齿
轻轻闭合上下牙齿,互相轻叩20-30次。这个方法可以防止牙齿松动脱落,促进消化功能。
6、按摩鼻背
用拇指背侧用力按摩双侧鼻背,直到局部发热。这个方法有助于通鼻,预防感冒。
7、干洗面部
双手相互合拢,从额头向下洗脸20-30次。这个方法可以提神醒脑,降低血压。
8、仿佛梳头
双手指尖接触头皮,从额头到后脑勺,从头顶到太阳穴,按摩头部,直到感到发热。这个方法可以改善视力,缓解头痛,降低血压。
9、按摩耳朵
双手掌心按住双耳孔,用中指轻轻敲击头后部10次,然后用掌心按住耳孔,手指轻轻按住头后部不动,突然放开,重复进行10次,最后用食指插入耳孔内转动3次,然后突然放开。这个方法可以提神醒脑,增强记忆,强化听力功能,预防耳疾。

10、按摩胸脯
双手掌按在乳房上方,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各按摩10次。这个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胸部肌肉疲劳。
11、捏肩肌
用右手食指、中指和拇指捏起左肩肌,左手也捏起右肩肌,交替进行,各捏10次。这个方法可以舒缓肩部压力和疲劳。
12、按压重膻中
用拇指稍微用力按压两侧乳头连线的中点(即重膻中穴),约30秒后突然放开,重复5次。这个方法可以舒展胸部,调气,缓解疼痛和喘息。
13、苏华盖舒气
坐姿端正,心神宁静,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重复进行10次。这个方法可以排除旧气,健肺舒气,改善呼吸功能。
14、舒展胸廊
双手指尖微张,放在胸部两侧胸壁上,沿着肋骨的间隙从内向外轻滑动,重复进行10-15次。这个方法可以打开胸腔,舒展气息,缓解疼痛和喘息。

15、按摩大肠
一只手叉腰,另一只手将五指张开,指尖向下,从胸口沿着两侧脐部向下按摩腹部,再向右上方至右肋下,最后再向左上方。即按摩沿着大肠的行走方向进行10次。这个方法可以疏通大肠,促进消化,预防便秘。
16、刺激脐周
以肚脐为中心,两只手的虎口相对,平放在脐眼的左右两侧,沿着脐周进行按摩和揉捏,共10次。这个方法可以舒缓气息,缓解胀气,增强消化功能。
17、甩动双臂
两臂自然下垂,前后甩动30-50次。这个方法可以放松肩膀、手臂、腕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手臂功能。
18、拍打肩部
将左右手握拳,分别在身体两侧的肩膀到手腕的位置拍打20-30次。这个方法可以舒缓经络,灵活关节,预防关节炎和手臂疼痛。
19、互顶双手
两只手掌心相对,左右手指用力相互顶击10次。这个方法可以活动手指关节,促进手部功能。
20、交互捏揉手部
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左手虎口,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右手虎口,各捏揉10次。这个方法可以增强手部功能,治疗头面部疾病。

21、旋转膝盖
用双手掌心紧按双膝,先向外旋转10次,然后向内旋转10次。这个方法可以刺激风灵活筋骨,增强膝部功能,预防关节炎。
22、按摩大腿
用双手紧抱一侧大腿根部,用力按下至膝盖,然后按摩回到大腿根部,往返共20次。这个方法可以促进关节灵活性,增强腿部肌肉,防止腿部疾病。
23、揉捏小腿
用双手掌心挟住一侧小腿肚,旋转揉动,每侧按摩30次。这个方法可以疏通气血,增强肌肉力量。
24、按摩跟腱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跟腱,每侧捏揉20次。这个方法可以改善足部功能,缓解下肢疲劳,增强脚力。
25、搓揉脚底
双手搓热后,用手搓揉双脚的脚底,每只脚左右搓揉80次。这个方法可以导正虚火,舒缓肝气,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