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秋冬时节加强耐寒锻炼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简称老慢支,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该病可反复发作,使支气管及其分支和肺泡的组织与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并可引起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扩张。天气变冷,此时是支气管炎极易复发的季节。医学专家建议,应做好预防工作,降低或减少支气管炎的复发。

一是加强耐寒锻炼。坚持用冷水洗脸、擦四肢乃至全身;早晨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做深呼吸,并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这样可使支气管黏膜逐步适应寒冷空气的刺激,同时可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能力。

二是预防感冒。老慢支患者耐寒能力差,遇到寒冷刺激时容易引起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而感冒是老慢支发作的主要诱因。因此,注意保暖防感冒十分重要。

三是防止污染。居室内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这是减少老慢支发病的重要措施。打开居室的门窗,确保空气流通,减少室内细菌的数量。但是每次通风时间不宜过长,以30分钟为宜。此外,居室内应禁止吸烟,尽量避免油烟、煤烟和粉尘的污染。

四是注意饮食调养。要注意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多吃牛奶、鸡蛋、瘦肉、鱼、豆制品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冬季适当增加羊肉、狗肉、牛肉等温补食物的摄入。

老年人感冒不可忽视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多由过度疲劳、着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引发。引起感冒的病毒主要有流感病毒和鼻病毒,其中流感病毒和鼻病毒也是老年人患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主要病毒。轻微的感冒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喉干、咽痛等,如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及全身酸痛,则可能已经影响到气管和支气管。有时老年人感冒症状仅表现为周身乏力疲劳感、轻微头晕和异样嗜睡,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进一步出现咳嗽和咳痰,容易被误认为是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

临床统计数据显示,慢性支气管炎首次发病时,有感冒史者占56.4%,因感冒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者占65.4%。

由于呼吸系统功能的减退和全身免疫力下降,老年人不仅易患感冒,还会因感冒而并发支气管炎、肺炎,甚至引发肺脓肿。对于原本就有肺部疾病的患者,感冒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如果有心脏病,可能会加重心脏病,诱发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等。此外,老年人感冒后恢复较慢,可能需要2-3周甚至几个月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周身乏力、疲劳和头晕等症状才能消失。因此,预防感冒比治疗感冒更为重要。

为了预防感冒的发生,老年人应提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在季节转换时要格外小心,注意增减衣物。此外,应尽量少去或不去人口较多的场所,如商场、车站、集市,以防被传染感冒或其他病菌。

秋风送寒意,老人防肺炎

随着秋季的来临,气温逐渐下降,老年人患肺炎的情况也会逐渐增多。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系统逐渐老化,支气管上皮细胞萎缩、杯状细胞增生、纤毛减少、运动减弱,呼吸道清除病菌的能力下降,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老年人的胸腺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这导致它们更容易在上呼吸道或被吸入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上生长繁殖。而对于那些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高血压、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抵抗疾病的能力更差,也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当气温变化,尤其是温度下降时,老年人的耐寒能力较差,难以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因此容易因感冒引发肺炎。

老年人患肺炎后,常见症状包括呼吸急促、乏力、食欲下降,严重时还会出现精神错乱、说胡话、失眠、呕吐和腹泻等。老年性肺炎的另一个特点是易于出现并发症,常见的有休克、心律紊乱、心肌炎、胸膜炎、脓胸等,这些并发症往往成为致命的重要因素。因此,进入深秋后,老年人如出现上述疑似肺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对于老年性肺炎,早期预防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耐寒和抗病能力。身体的抵抗力与营养密切相关,所以要加强营养,选择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多吃鲜鱼、瘦肉、牛羊肉、鸡肉、鸡蛋、菜花、胡萝卜、西红柿、苹果、香蕉和梨等。

此外,积极治疗慢性气管炎、鼻炎、鼻窦炎、咽喉炎、牙周炎等疾病,以消除呼吸道感染的隐患;注意居室清洁与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根据气温变化情况,尤其是早晚温差的变化,适当增减衣物,特别是要注意保护脚部。这些措施对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天气转凉,别让哮喘偷袭你

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患有哮喘的中老年人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感到担忧。今年自己的哮喘会复发吗?自己有没有采取足够的预防措施?又该如何有效预防又不浪费金钱呢?

哮喘是指阵发性呼吸困难,常伴有咳嗽和喘息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秋冬季的气候变化、寒冷干燥、空气污染、细菌或病毒感染是诱发哮喘发作的主要因素。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哮喘可能发展为肺心病。在秋冬季,呼吸寒冷和干燥的空气对于哮喘患者非常不利。因此,在哮喘发作期间,应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可以提前喝一些温水,多穿几件衣服。最好穿着能够防风和防雨的衣物,这样可以帮助保暖。必要时,可以戴上围巾或口罩,保护好口鼻,避免呼吸道直接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对于不对流感疫苗过敏的人来说,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肺结核更容易袭击老年人

目前,易患肺结核的群体已经从儿童和青少年转变为老年人。我国自1979年至今进行了三次结核病流行学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活动性肺结核还是隐性阳性肺结核的患病率,都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60-70岁达到高峰。

专家认为,老年肺结核发生有内源性复燃因素和外源性再感染成分。现在的老年人经历过我国结核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年代,大多数人曾经感染过具有毒力的结核菌,种下了复燃的“种子”。随着城市人口流动的增加,老年人再度感染肺结核的风险也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容易感染肺结核。研究发现,由于免疫功能下降、慢性酗酒、营养不良以及患有矽肺、糖尿病、癌症和精神疾病等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患肺结核的老年人更容易患病。在寒冷的秋冬季,老年人应及时添加衣服,防止着凉,要注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同时要多饮水和多吃水果、蔬菜,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和维生素C,以保护呼吸道黏膜,增强局部免疫能力。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