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夏季中暑怎么办?现在已经进入三伏天,天气酷热,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中暑。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的症状,那就是中暑了。那么夏天中暑了该怎么办?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暑的判断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乏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麻木等症状,体温一般不超过37.5℃。

2、轻度中暑:

除上述表现外,还会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灼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体温超过38℃。

3、重度中暑:

除上述表现外,还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常混合表现):

①中暑高热:体内大量热量积聚,出现嗜睡、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无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体温可超过40℃。

②中暑衰竭:体内没有大量积热,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浅快、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等,是因为失水失钠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肛温约38.5℃,而腋温则较低。

③中暑痉挛:与高温无直接关系,多发生在剧烈劳动或运动后,由于大量出汗而只饮水而未补充盐分,导致血钠、氯化物降低,血钾亦可降低,引起阵发性疼痛性痉挛(俗称“抽筋”),伴有口渴、尿少,体温正常。

④日射病:受强烈阳光照射头部,造成颅内温度增高,出现剧烈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耳鸣、烦躁不安、意识障碍,重者甚至出现昏迷,体温可能轻度增高。

中暑时的紧急救护

1、迅速把中暑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让其仰卧,头部稍高,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如果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启电扇或空调(应避免直吹),增加空气流动。

2、进行物理降温,可以用冷水、西瓜皮或稀释的酒精帮助患者擦身体,也可以用冷水湿润的毛巾或冰镇饮品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散热。

3、清醒者可以喝些盐水,如果还未清醒,可以用手指甲刺激人中穴,舒缓胸口的不适感,还可以按摩内关穴、中指尖端、百会穴、涌泉穴等,帮助病人尽快苏醒。

4、清醒过来的病人,可以服用绿豆汤、淡盐水、糖盐水,或者一些解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胶囊)。上吐下泻、腹胀、食欲不振的中暑病人适合选择藿香正气水。

5、如果患者昏迷不醒,或者出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皮下出血或全身皮肤发黄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急救,切勿拖延病情。

如何预防中暑

1、出行躲避烈日:外出时,应涂擦防晒值SPF15及以上的UVA/UVB防晒剂,戴上宽檐帽和墨镜,或使用遮阳伞,应尽量避开正午前后时段,户外活动应选择在阴凉处进行,穿质地较薄、宽松和浅色的衣服。老年人、孕妇和有慢性疾病,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根据气温高低,每天饮水量应在1.5至2升之间,出汗较多时可以适量补充盐水。此外,含钾的茶水是非常好的消暑饮品。

3、饮食:夏天可以选择一些含水量较高的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以及水分含量为80%至90%的新鲜水果,如桃子、杏子、西瓜、甜瓜等,这些都可以补充水分。此外,乳制品不仅可以补水,还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对于那些无法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来说,应适当补充含钾、镁等元素的饮料。

4、保持充足睡眠:夏天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大脑和身体各个系统得到放松,不仅有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的睡眠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的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觉时要注意避免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感冒。

5、携带清凉油:随身携带一些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可使用所携带的药品缓解病情。

夏季天气炎热,外出时一定要注意防暑防晒哦。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