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预防痢疾备忘录

宝宝抵抗力比较差,可能一不小心就患上了细菌性痢疾,反复拉肚可是急坏了妈妈。这可怎么办是好?它的发病原因以及传播途径是什么样的呢?

宝宝患上菌痢该怎么办

小欢欢是一个12个月的小宝贝,他半个月前开始腹泻。第一次妈妈带去医院化验时,发现有白细胞和红细胞,经过输液治疗三天后症状有所好转,可是隔了一天腹泻又开始了,妈妈又赶紧带他去医院治疗,连续输液三天。这样反复了近半个月,医生说他是得了菌痢。妈妈特别着急,这么小的宝贝患上菌痢怎么办呢?

专家解析

菌痢是细菌性痢疾的简称,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菌痢一年四季都能发生,传播途径是通过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了水、食物和手而传播。也就是说,这个病是通过口腔感染的,容易重复感染和多次发病。

婴幼儿及学龄前的宝贝,由于身体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肠道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对病菌很敏感。家长稍有疏忽,例如照料不当或饮食不卫生,就很容易感染病菌。

菌痢起病一般较急,典型表现是发热、恶心、呕吐。一岁以上的患儿常常会抱怨头痛、腹痛,然后很快出现腹泻。一开始,大便呈现软便、糊状或水状,但很快就会变成脓血便。患儿每天排便次数从几次到几十次不等,伴有腹痛和里急后重的感觉,即便意明显但是排不出来。患儿会坐在便器上不愿意起来,2~7岁的儿童容易发生“中毒性痢疾”,这时病情就很危险了。

预防痢疾的七条生活备忘录

由于菌痢主要通过口腔感染,所以预防这种病的重点是注意“病从口入”。针对水、食物、粪便、脏手和苍蝇进行预防:

1.餐具:奶瓶、水杯等餐具要经常消毒,并存放在灭菌柜里或者盖上盖子。

2.让宝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平时要经常给宝贝洗手,保持手卫生。

3.给宝贝吃的瓜果要认真清洗,最好去皮后再给宝贝吃。

4.夏天食物容易变质,最好隔顿一顿,不要放置太久。饮料要去正规商店购买,教育宝贝不要喝生水。

5.宝贝的衣物要勤洗、勤晒,勤剪指甲。玩具等物品也要经常消毒。

6.喂食之前,照料者一定要先洗手,不要用自己的嘴尝试食物的温度,也不要直接用口喂食,防止细菌传染给宝贝。

7.家庭要注意安装纱门和纱窗,防止苍蝇进入室内,发现苍蝇要及时消灭。

护理菌痢患儿的五个对策

1.让宝贝卧床休息。如果宝贝的体温超过38.5度,按照医生的建议给予适当的退热药。

2.在急性期,宝贝应该进食容易消化的、无渣的流质食物,如牛奶等。待病情好转后,可以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如烂粥,但不要过早给宝贝进食刺激性或含有较多渣滓的食物。

3.注意保持臀部的卫生。由于腹泻患儿排便次数增多,需要精心护理宝贝的臀部。每次宝贝排便后应该用湿纸巾擦拭肛门和臀部,然后用清水清洗。

4.避免宝贝过长时间排便。由于频繁腹泻,宝贝的上厕所的次数增多。如果每次排便时间过长,容易发生脱肛,所以要尽量避免宝贝过长时间排便。

5.做好隔离和防护措施。菌痢的隔离期一般为7天,最好将患儿单独安置在一个房间里,与其他人隔离。要用单独的餐具,并且每天用开水煮沸消毒15分钟。其他生活用品,例如衣物、被褥、桌椅、马桶,也应与家人分开使用,要勤洗消毒。家长要准备一套专门为患儿穿的衣服。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