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观察舌苔和口腔是否异常。湿气重的人舌苔一般较厚腻,白腻苔表示寒湿重,黄腻苔表示湿热重。此外,异常口腔感觉,如口腻、口黏、口臭等,都表明体内有湿气。
二看:观察身体是否沉重,四肢是否酸痛。湿邪常常外袭,导致头重脑胀、身体困倦乏力、四肢关节酸楚沉重。《黄帝内经》中说:“因于湿,首如裹”,形容头部像被东西裹住,身体十分不舒服,也是体内湿重的体现。
三看:观察是否出现胃胀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果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胸闷、腹胀、排尿不畅、大便粘滞不爽等症状,都表明体内聚集了湿气。中医认为,“湿气”是导致疾病的关键。如果不及时除去湿气,即使睡再久也会觉得不够,而且还会引发各种疾病。
一碗祛湿——姜汤。葱、姜、蒜是我们家中最常用的调味料之一,它们不仅能为菜肴增添味道,还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春天是万物萌发的季节,应多食用葱、姜、蒜。针对体内的湿气,我们可以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利用姜汤的神奇功效驱散体内的湿气。待全身出汗后,病症会有所缓解。这个方法也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一杯茶祛湿毒——赤小豆薏仁茶。赤小豆薏仁茶由薏米仁、赤小豆、淡竹叶、马齿笕、槐米和芡实等主要成分组成。赤小豆和薏仁都具有祛湿作用,淡竹叶、马齿笕、槐米具有清热解毒效果,芡实可以健脾。相比普通的红豆薏仁除湿粥,赤小豆薏仁茶效果更好。一般来说,最佳饮茶时间是饭后一小时,薏仁茶具有祛湿、清暑湿、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可以在闲暇时间饮用。建议每天泡一袋,早晚各一次,效果更好。
一个穴位,帮你打开祛除湿气的开关。承山穴是最好的穴位,具有祛除人体湿气的效果,与薏米红豆粥的作用相似。当按压承山穴时,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气的原因。取穴方法:承山穴位于小腿肚子下方的正中间,肌肉形成“人”字形,承山穴位于“人”字的中间。按摩方法:
1. 点按法:按压承山穴会感到酸痛,因此手法要轻柔,感觉到酸胀微痛即可,慢慢加重手法。每天可按摩1-2次,每次10-20分钟,按压时从轻到重,力量均匀。
2. 承重法:站立时,双手环抱在胸前,稍微抬起脚跟,重心放在前三分之二脚掌上,这样可以将重力集中在小腿肚子上的承山穴位,也可起到按摩的作用。
一碗祛湿汤——五豆汤。提起祛湿汤,许多人会想到红豆薏米汤,但这碗五豆汤与红豆薏米汤相比更为温和,不会寒凉,而且有利水作用而不伤肾。原料:赤小豆10克、绿豆10克、黑豆10克、白扁豆10克、甘草3克。做法:
1. 将原料洗净、浸泡后放入锅中,加入20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煮2小时。可根据个人口味直接温热食用,或加糖调味。
2. 赤小豆补心、利水消肿;黑豆益肾、补肾;绿豆去火、解毒;白扁豆健脾养胃;甘草补气、补脾。夏天常喝这碗五豆汤,具有祛暑、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可以健脾、养胃、益肾,还有一些止痛作用,对于夏天祛除湿邪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