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很多人常常被鼻子不通气、打喷嚏、流鼻涕以及鼻子发痒等症状所困扰。这些症状与冬季常见的鼻部疾病有关。寒冷的天气和干燥的气候让鼻子在冬季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那么,应该如何给鼻子一些特殊的关爱,让它安全度过冬季呢?
暖冬多发,过敏性鼻炎
据西安的几家医院了解,今年冬季过敏性鼻炎的发作人数较多,主要与天气偏暖和户外活动增多有关。尽管冬季没有花粉等过敏源,但室内外温差大以及阴霾的天气对过敏体质者来说都是一种刺激。此外,空气中积累的尘埃和细菌等也会在户外活动或长时间开启空调时乘机入侵人体,从而引发过敏性鼻炎。专家指出,由于过敏性鼻炎的症状(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和感冒非常相似,所以经常被一些患者误诊为感冒,导致延误治疗,严重时可能会引发鼻窦炎、中耳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为了预防冬季过敏性鼻炎,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源,尤其是在空气质量较差的雾天戴口罩外出。另外,早上起床后喝杯热开水热热鼻腔,可缓解鼻塞。此外,室内要保持通风,减少粉尘,保持清洁。使用车载空调时,避免温度差异过大,以免引发过敏性鼻炎。
干燥气候容易流鼻血
很多人在冬季容易流鼻血,尤其是儿童。这是因为冬季干燥寒冷的气候使得鼻腔黏膜变得干燥脆弱,很容易受伤而导致小血管破裂。此外,在寒冷干燥的冬季,为了提高鼻腔内部的温度和湿度,鼻腔内流经的血液比较多,鼻腔黏膜的小血管因此容易充血,导致破裂出血。另外,一些儿童天生鼻腔黏膜较薄或曾受伤,容易在冬季干燥气候的刺激下流鼻血。此外,感冒或患过敏性鼻炎的儿童由于鼻腔黏膜的抵抗力降低,加上鼻塞、流鼻涕、鼻子发痒等因素,常常会用力擤鼻涕或挖鼻孔,导致鼻腔黏膜经常受伤而流血。同时,患有高血压的人在冬季容易流鼻血,出血量较多。
为了预防冬季频繁流鼻血,平时擤鼻涕时要逐个鼻孔擤,不要太用力,以免损伤鼻黏膜引发鼻出血。此外,在干燥天气要多喝水或吃一些橘子、苹果、梨、甘蔗等水果,以提高鼻腔的湿度,促进鼻腔功能。一旦流鼻血,可以采取半坐或侧躺的姿势,低头呼吸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用手指压迫鼻翼止血,约10分钟左右流血量就会自然减少或停止。
给鼻子做健身操
为了防止鼻子在冬季“罢工”,提高其御寒能力尤为重要。除了平时加强锻炼、早晚用冷水洗脸外,不妨偶尔也为鼻子做个健身操。首先,早晨洗脸时,用毛巾揉揉鼻翼两侧及其周围的皮肤,直到有发热感觉,这能使得鼻子周围的血管充血、改善血液循环,使鼻子能尽快适应外界寒冷的气温。其次,用拇指和食指夹住鼻根,由上至下用力地连续拉动12次,这可以促进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正常分泌鼻黏液。然后,将拇指和食指分别伸入左右鼻腔,夹住鼻中隔软骨并轻轻向下拉动数次,这可以增加鼻黏膜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鼻炎的发生,同时拉动鼻中隔软骨也有助于防治萎缩性鼻炎。最后,用双手中指交替按摩鼻子上端以及两只眉毛之间的区域,可以刺激嗅觉细胞。当然,还要记得每天给鼻子“洗个澡”,特别是早晨洗脸时,用冷水多次清洗鼻子,可以增强鼻子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预防感冒和各种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