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十个养生小常识 护阳气洗热水澡喝热茶

夏季养生小常识有哪些?夏季天气炎热,烈日炎炎,这种天气容易让人心情烦躁,胸闷疲乏,食欲不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在夏季要特别注意养生保健,呵护身体。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这个夏季做好养生保健呢?下面小编将告诉您夏季养生的10个小常识,帮助您轻松度过夏季,一起来看看!

1、护阳气

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保护人体的阳气。阳气是体内的动力来源,夏季阳气旺盛且容易外冲,容易被外邪侵害,特别是大量出汗会导致阳气流失。因此,在炎热的夏季,不宜进行大量剧烈运动,运动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2、顺应节气

立夏之后,北半球阳光充足,日照时间延长,加之气温升高,人的睡眠会减少。有睡眠障碍的人更容易加重,辗转难眠,或夜卧不安。中医讲夏季宜"早卧早起",顺应节气。如果晚上无法早睡,中午适当午休也是一个很好的调整方式。夏季早起进行适度的晨练,可以获益匪浅。

3、调理饮食

进入盛夏,气温高且湿度大,给人一种闷热难耐的感觉,这是中医所说的长夏。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中的脾脏相对应,而脾脏最怕湿气且喜欢干燥,所以长夏容易导致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和腹泻等症状。脾胃虚弱的人应及时调理饮食,保证营养充分并减轻对脾胃的负担,可以多餐少食。夏季容易出汗,使人口渴,但不应在进餐前大量饮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饮,否则容易伤害脾胃,导致慢性脾胃疾病。

4、选择性食用水果

夏季是水果丰收的季节,也是人们对水果需求量最大的季节。夏季的瓜果种类很多,可以适量多吃,但需要注意水果的性味。在食用水果之前,必须了解自身的体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例如,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大量食用西瓜、梨、猕猴桃、柚子等寒凉水果;内火旺盛、痰湿盛者不宜多吃桂圆、荔枝等;过敏体质的人要谨慎食用芒果、菠萝等。另外还有一句俗语:"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会生痰、助湿,甚至导致虚热、头晕等症状;有尿路结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过多、易腹泻的人要少吃香蕉;苹果、桃子、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要慎食。

5、用热毛巾擦身

由于夏季炎热,人的面部和身体容易出汗,及时擦汗可以促使皮肤透气,但必须用热毛巾才能适应人体降温的节律。

6、用热水洗澡

夏天用冷水洗澡会使皮肤收缩,洗后反而感觉更热,而热水洗澡虽然会导致多出汗,但能扩张毛细血管,有利于身体散热。夏天应该在出汗的时候出汗,这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节律。

7、用热水洗脚

脚被称为有第二心脏,人的脚上有全身各部位的反射区和五脏六腑的反射点。古人说:"睡前洗脚,胜似补药"。夏季也不例外。虽然感觉有点热,但事后会带来凉爽和舒适感。

8、喝热茶

冷饮只能暂时解暑,不能长期解热和革渴,而喝热茶可以刺激毛细血管普遍扩张,明显降低体温。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此外,加强耐热锻炼,提高体温调节功能,增强热适应能力,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有效预防中暑和其他热症的发生。

9、预防疾病

夏季人体的阳气浮动于体表,随着出汗而外泄,使卫气不足,免疫力减弱。如果此时感受到外风,也容易引发风寒、风热、暑湿等不同类型的感冒。因此,夏季感冒也有多种类型:风寒感冒,症状中发热不明显但明显恶寒,同时伴有明显的鼻涕流和频繁的打喷嚏,此时应立即服用清热感冒药物,或者喝葱白姜片红糖水,在2-3小时后再次饮用,症状多会明显缓解。如果体温迅速升高,伴有恶寒、咽喉不适等症状,多为风热感冒,可以早期服用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维C银翘片等药物。如果发热伴有恶心或呕吐、腹部不适、腹泻等症状,多为暑湿感冒,类似于西医的胃肠型感冒,此时应及时服用藿香正气胶囊或者水,初次可以加大剂量,每天3-4次,同时控制饮食,煮一些荷叶绿豆粥食用。

10、皮肤护理

潮湿闷热的气候使得人的皮肤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肤病多发的季节。注意皮肤护理,适当使用一些天然草药洗浴,可以使人度过健康愉快的夏季。例如,桑叶浴,将桑叶100克放入锅中煮10-15分钟,然后倒入浴缸中,可以消除皮肤痘痘、疖肿、褐色斑等问题;又如薄荷浴,可以预防湿疹和痱子。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