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深受欢迎,即通便又可入药

对于很多人来说,甜甜的柿子是非常受欢迎的时令水果之一。柿子富含蔗糖、果糖、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同时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钙和磷等营养成分。此外,柿子中丰富的果胶是水溶性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

除了美味和营养丰富,柿子的各个部分,如柿蒂、柿霜和柿叶,都可用于药用,可谓是身上每个部分都是宝贝。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李庆勇表示,根据中医的观点,柿子味甘、涩,性寒,归于肺经。《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咳嗽止血之功效。”

由于柿子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不能全年都享用。除了生食外,晒干的柿子也可以制成柿饼。

1、焙柿饼:

用柿饼夹着适量生姜以驱寒,在文火上烘烤至熟透,对小儿百日咳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作用。一星期吃一次即可。

2、柿饼粥:

用两三个去蒂的柿饼和100克大米煮成粥。具有健脾润肺、涩肠止血的功效。但胃寒病人应避免食用。

3、蒸柿饼:

将柿饼清水蒸至绵软后食用,具有润肺、化痰的作用。对缓解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干咳和咽喉疼痛等症状有帮助。

美味可口但不能贪吃,这是柿子爱好者的一种遗憾。因为柿子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会影响身体对铁的吸收。并且空腹食用易导致胆汁分泌减少,因此不宜过量食用和空腹食用。特别是患有胆囊炎、胆结石,或者平时消化功能较弱,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群更需要适度控制食用。

此外,由于柿子性寒,因此寒凉体质或体质较弱的人群应该避免过多食用。尤其是有胃寒问题的老年人最好不要食用。但同时也并不意味着体质偏热的人群就可以大量食用,因为现如今很多人属于外热内寒的体质。过度食用寒凉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胀满、呕吐、反胃、腹痛和腹泻等一系列症状。李庆勇提醒,由于柿子含有较高的糖分,食用后血糖会升高,糖尿病患者应禁食柿子。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