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古籍中,古人将筋症分为筋断、筋走、筋弛、筋强、筋挛、筋萎、筋胀、筋翻及筋缩等,其中之一为筋缩。然而,对于筋缩这一病症的涵义和解释并不清楚,临床记载也较少,难以在中外医学书籍中找到详细的论述。
不良生活方式带来了提前出现“筋缩”的可能性
什么是筋缩?
在医学古籍中,古人将筋症分为筋断、筋走、筋弛、筋强、筋挛、筋萎、筋胀、筋翻及筋缩等,筋缩是其中之一,但其涵义和解释并不清楚,对于这些病症的临床记载并不多,中外医学书籍亦难找到详细的论述。筋是中医的旧称,西医统称为肌腱、韧带、腱膜等;缩,有收缩和痉挛的意思。简单来说,筋缩就是筋的缩短,从而限制活动。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条大筋,从颈部开始,经过背部、腰部、大腿、小腿、脚跟至脚心。解剖学并没有提及这条大筋,它就像经络穴位一样,并没有明确的位置,但当你接受治疗时,就能感受到这条筋的存在。
人为什么会出现筋缩?
人是动物,在长时间不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筋缩。当筋受伤时,会产生一种反射性的收缩和痉挛;长时间坐着也会导致筋缩。科技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大多数人使用电梯、汽车等,运动量大大减少,筋缩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那些长期坐着工作的白领们,尤其是老板,常常连一杯水都要职员送到手上,所以筋缩的可能性更大。
以前,筋缩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近十几年间,电脑的普及使得年轻人也开始长期使用电子游戏机,甚至幼儿也开始玩电子游戏,这些人坐得时间长,姿势不正确,电脑的放置位置也不合适,桌子下面的空间也不够让双脚运动,导致背部和腿部的筋肌逐渐收缩,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腿部的筋缩。举一个例子,一个八岁的孩子,全身都错位,经常对母亲抱怨手脚麻痹、周身不舒服,时而哭闹时而吵闹,家长也搞不清楚原因。职业司机也是高风险人群,因为他们整天弯曲膝盖坐在狭小的驾驶室里,筋骨难以伸展,背部和腿部的筋肌容易收缩,导致筋缩。
爱运动的人为何也会出现筋缩?
有人不明白,几十年来经常打球、游泳的人为什么还会出现筋缩呢?
首先,你在运动前是否进行热身运动?其次,你的热身运动是怎么做的?是否认真进行了拉筋舒展运动?很多人表示没有进行热身运动,只是随便动动手脚、挥挥手臂,几分钟就完事了,其实这已经算不错了。很多人根本没有进行热身运动。而运动员在比赛前早就进行了必要的关节、肌肉、筋腱等热身运动,到了比赛场上只是再次松弛一下。第三,一些运动动作过于单调重复,某些部位频繁运动,而其他部位无法平衡,比如高尔夫、网球;此外,如果游泳时水温太低,也容易引发筋缩。
“筋缩”的症状最容易被忽视
即使成年人出现筋缩,一般来说在短时间内对生活没有太大影响,所以当感到腰背痛时,也不会太在意,然而这其实是筋缩的征兆,也是身体机能问题即将出现的预示。很多重大疾病的征兆就这样隐匿不显。
筋缩的症状主要有哪些呢?最常见的是腰背痛、腿痛和麻木,感觉腿长短不一。有时还会引发脚跟放射性的牵引痛,步幅不大,需要小步走路,髋关节的韧带会感到紧绷,大腿既不能抬起也不能横向展开。筋缩患者的站立姿势特殊,屈膝、屈髋,胸部微微前倾,臀部微微后缩,无法站直,步行时无法延展步幅。
“筋缩”的症状总结如下:
1.颈部紧张疼痛;2.背部僵硬疼痛;3.无法弯腰;4.背部紧绷疼痛;5.腿痛和麻木;6.无法蹲下;7.腿长短不一;8.脚跟放射性的牵引痛;9.步幅不大,小步行走;10.髋关节韧带感紧绷;11.大腿既不能抬起也不能横向展开;12.转身不灵活;13.肌肉收缩/萎缩;14.手无法伸展屈曲(手筋缩短);15.手、脚、肘部、膝盖部有肿胀、麻木、疼痛感,活动不畅。
“拉筋”:一分钟学会的保健法
针对筋缩的疗法,在气功、瑜伽锻炼中一直存在,那就是“拉筋”。道家有一种说法:筋长一寸,寿延十年,长寿者通常都有一副柔软的筋骨。事实证明,很多患有筋缩的人通过坚持拉筋锻炼,步履轻快了,腰背酸痛减轻甚至消失了。“拉筋”这种容易学习和实践的保健法,已经成为很多人远离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法宝。
拉筋的直接作用是缓解疼痛、排毒和增强身体功能等。它的原理是什么呢?首先,十二筋经与十二经络的走向相同,筋缩处经络也不通,不通则痛。在拉筋的过程中,胯部、大腿内侧、腘窝等部位可能会感到疼痛,说明这些部位出现了筋缩,相应的经络也不通畅。拉筋使得筋变得柔软,使脊柱上的错位得到复位,从而实现“骨正筋柔,气血自流”,腰膝、四肢以及全身各处的痛、麻、胀等症状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其次,拉筋可以打通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这对健康非常重要,因为督脉是诸阳之会,是元气的通道。督脉畅通则肾功能增强,而肾是先天之本,也是精气的源泉,人的精力和性能力旺盛都依赖于肾功能的强大。督脉位于脊柱上方,脊髓直通脑髓,所以脊柱与脑部疾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系统,也是抵御风寒侵袭的重要屏障,膀胱畅通则风寒难以进入,内毒随时排除,肥胖、便秘、粉刺、色斑等症状自然消失或减轻。按照西医理论,连接大脑和脏腑的主要神经和血管都依附于脊柱及其两侧的骨头上。疏通脊柱上下,自然会清除很多不易察觉的健康“地雷”。
如果在拉筋时膝盖疼痛而无法伸直,则可能存在筋缩症状。筋缩首先说明肝经不通畅,因为肝主筋脉,肝经不通则脾胃也无法健康。如果胯部、腘窝(膝盖反面)疼痛,说明膀胱经堵塞,膀胱通畅不畅意味着肾经的通畅性也不够,这可能与浮肿、肥胖、尿频、糖尿病等症状有关。如果躺下后举起的手臂无法接触到板凳面,则说明存在肩周炎。有些人在拉筋的凳子上躺下后,下落的腿无法着地,说明筋缩严重,不仅有腰腿痛症,内脏也可能存在许多问题。
拉筋既是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一种诊断方法,经常进行拉筋锻炼,能让每个人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并且可以及时改善。
四种有效的“拉筋”锻炼方法
拉筋方法1:仰卧拉筋法
将两张稳固平坦的椅子靠近墙边或门框,坐在靠墙或门框的椅边上,将臀部尽量移到椅子边缘;仰卧,将右脚伸直靠在墙或门框上,将左脚屈膝放在地上,尽量触及地面,双手举起平放在椅子上,持续10分钟。期间,左脚也可以像踩单车一样摆动,以舒缓髋部关节;将椅子移至另一侧,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切换左右脚,再进行10分钟的拉筋。
拉筋方法2:站立拉筋法
找到一个门框,双手拿住门框两侧,尽量伸展双臂;一脚向前迈出,站立成弓步,另一脚向后迈出,尽量将腿伸直;保持身体与门框平行,头部直立,目光平视前方;保持这个姿势站立3分钟,然后换一条腿,再次站立3分钟。
拉筋方法3:颈部拉筋法
仰卧于床或凳子上,让头部伸出床或凳子,双手尽量向后伸展,让头部的重量自行把头部拉向下方,持续3分钟。睡觉时不用枕头,平躺或侧躺均可。
拉筋方法4:蹲下拉筋法
缓慢蹲下,尽量蹲到最低点,双脚并拢,双脚掌尽量贴地,双手抱住双腿并使出力量将头往下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