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要注重保护肝脏。中医认为,春季养生的关键在于助阳生发。通过按摩身体的相关穴位,可以滋阴补血,养肝护肝。同时,春季多食用一些酸味食物也有助于肝脏的滋养。下面为您介绍滋养肝脏的五个重要穴位,希望对您的身体健康有所帮助。
1、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缝隙。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肝火过旺,可以通过按摩“行间穴”来降低心火。春天肝火盛,经常按摩“行间穴”可以有效消散心火。
2、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离中线旁1.5寸。肝俞是肝脏的背面俞穴,是肝脏元气在背部汇聚的“水潭”,是养肝保健不可缺少的穴位。肝俞与太冲穴相得益彰,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俞原配穴”,可以补肝阴,养肝滋补。取穴时,以俯卧位为宜,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的旁边1.5寸处。
3、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跟骨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左右两脚对称,一共有两个太溪穴。这个穴位是肾脏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就像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生长一样,养肝必须要滋阴。适时按摩太溪穴可以调动肾脏的功能,更好地实现“滋水涵木”的养肝效果。
4、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也是肝经的原穴,相当于肝经元气的储存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可以有效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恢复正常。
5、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趾甲缝旁边。“敦”表示厚的意思,“大敦”即为特别厚。大敦穴也是一个井穴,“井”指的是源头。在大拇趾的趾甲边缘,最靠近第二趾之外就有“大敦”穴。按摩或艾炙大敦穴,可以清肝明目,让您的头脑清晰,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