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又叫过敏性紫癜症,是小儿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皮肤出现紫斑,伴有局部疼痛或者肿胀。该病因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药物、食物、感染等,尤其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率提高。
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症状
1. **皮肤紫斑**:最明显的症状是皮肤上出现紫斑。这些紫斑一般为小的点状或片状,颜色从红色变为紫色,通常不伴随疼痛,主要发生在下肢,如小腿、脚踝等部位,也可能在其他地方出现。
2. **关节疼痛**:有些患者在皮肤出现紫斑的同时,还会感受到关节的疼痛和肿胀。这种因过敏反应引起的关节炎通常出现在膝关节和踝关节。
3. **腹部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肠道小血管受到损伤,导致出血或者肠道炎症。
4. **肾脏症状**:在少数情况下,过敏性紫癜可能涉及肾脏,出现血尿或蛋白尿等表现,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损害。
5. **全身症状**:病人可能会感到乏力、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但这些并不是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特征。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
过敏性紫癜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主要认为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密切相关。当机体接触某些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并引发细胞因子的释放,导致小血管的炎症和出血。此外,遗传因素、感染史等可能在该病的发生中起着辅助作用。
诊断过敏性紫癜
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包括典型的皮肤紫斑、关节疼痛和相关病史。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血液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造成相似症状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血管炎等。在必要时,可能还需要进行皮肤活检或肾功能检查以确认诊断。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轻度病例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需观察、休息及补充营养。有明显腹痛、关节疼痛或其他不适的患者可给予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症状。在部分较严重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类固醇药物以抑制免疫反应。大多数患者在适当治疗后可完全恢复,且预后良好。
预防过敏性紫癜
对于过敏性紫癜的预防,首先要尽量避免已知的过敏原,如某些药物或食物,特别是在发生过敏性紫癜的病史后,更要谨慎对待任何新接触的物质。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身免疫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