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的好处 中医教你拉筋养生

中医教你如何拉筋

一、蹲坑拉筋

这是最古老的自然拉筋法,其涵盖的拉筋部位甚至多于卧位拉筋法。操作简单,就像蹲坑拉屎一样,所以称之为“蹲坑拉筋法”。虽然名字粗俗,但易于记忆、想象和回顾。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锻炼。双脚分开蹲下相对简单,适合初学者;逐渐增加难度,双脚并拢蹲得更低,双手抱腿、低头,效果更佳,这就是道家所说的“婴儿抱”,人在母亲的子宫里就是这个状态。如果脱鞋下蹲更困难,疗效也会更好。

双脚并拢,缓慢弯腰下蹲,屁股紧贴脚后跟,双手环抱膝盖,背部自然放松,头轻轻下垂,就像婴儿在母亲肚子里的自然姿态。

这个方法可以广泛涵盖拉筋的范围和部位。几乎能够拉开卧位拉筋达不到或未能完全拉开的筋,比如脚跟、脚踝、小腿肚、膝盖、髋部、骶髂、尾椎、腰部、胸部、肩部、颈部的筋收缩,这个方法与卧位拉筋是很好的互补方式,可以畅通全身的主要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和大肠蠕动,是典型的“地毯式轰炸”疗法。

对绝大多数已知疾病都有帮助。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便秘、痔疮、肠胃炎、各种腰腿痛、各种关节炎等等。对亚健康者来说,这是非常好的养生、保健和康复方法。

二、掌托天门

第一个方法是《易筋经》第三式中的“掌托天门”:两脚张开,脚尖着地,脚跟抬起;双手高举过头顶,掌心向上,两只中指相距3厘米;放松双肩,弯曲肘部,仰头,目视掌背。舌尖舔上腭,鼻息平稳。

吸气时,双手用内力尽力向上举,双腿同时用力向下踩踏;呼气时,全身放松,双掌向前下翻。结束时,双掌转为拳头,拳背向前,上肢用力缓慢地将拳头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脚跟着地。重复8~20次。

三、扶门框拉筋

利用家里的门框,双手举起,扶住门框两侧,尽量伸展双臂;一条腿向前踏出,取弓步姿势,另一条腿向后伸直;身体与门框平行,头部笔直,双眼向前注视;以此姿势站立3分钟,然后换腿再取弓步,同样时间为3分钟。

拉筋注意事项

不正确的拉筋有时会导致肌腱拉伤。尤其是缺乏运动的人和老年人肌腱弹性较差,更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跟腱和腓肠肌是较容易受伤的部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肌腱部分撕裂,导致肢体肿胀和皮肤淤血。

1、在拉筋之前必须先进行热身,比如小跑增加体温,提高拉筋效果,减少受伤机会。进行柔韧性拉伸之前,先进行热身运动(慢跑),让体温升高,有助于增加拉伸幅度。

2、拉筋动作要缓慢而温和,切勿猛压或急压,也不要寻求他人的帮助施加外力。只要用力不当,都会造成损伤。

3、拉筋的程度应该是感觉到一点“紧绷”或“酸痛”,但一般不要达到“疼痛”的程度。拉筋到疼痛的程度,就接近受伤的边缘了。

4、运动有益健康,但必须遵循人体的自然规律,而非挑战自然规律。有高血压、心脏病、骨质疏松等症状,以及长期体弱、大病初愈者等,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擅自进行此类锻炼,以免适得其反,中老年朋友尤其要小心。

拉筋术是中医整体疗法,不同于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拉筋术无需掌握具体的穴位,也可以简单有效地畅通人体各大经络!“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所以拉筋术可以有效消除各种疼痛!而且它是一种自然疗法,没有副作用!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