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闷热、阳光暴晒、心烦气躁、汗流浃背。这种燥热不仅会影响情绪,更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夏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最快、气血运行最旺盛的季节,除了春季以外的精神疾病第二个高发期。要想健康过好夏天,以下十个字一定要记牢。
健康夏季生活的十个箴言要牢记
1、护心
夏天养心,最关键的是要保护好心脏。首先,避免过度暴晒和过度冷却。夏天中午12点顶着烈日在街上活动很容易瞬间增加血液流量,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而为了避暑,整夜开着空调,冷暖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心脏不适。其次,多摄入一些养心的食物,特别是心阴虚者,应该注意减少劳累。天气特别炎热的时候,可以含一片西洋参,或者用桂圆、麦冬等泡水喝,大枣小米粥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夏天要尽量减少摄入太咸的食物,动物内脏、肥肉、蛋黄等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也要少吃。
2、保持平和
炎热的夏天,随着气血循环的加快,人的情绪也会上下波动。你会发现,自己很容易感到疲劳,脾气暴躁,容易发怒,有时会心神不宁,晚上难以入睡……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情绪中暑",又称"夏季情感障碍"。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这种情绪不稳定性非常危险,可能引发疾病的突发。因此,中医认为夏天保持平和的心态非常重要,能忍则忍,不要发怒。
3、吃苦为乐
夏天吃苦,胜过大吃大喝。不少人觉得夏天的食物口感无味,食欲不佳,这时千万不要强迫自己吃大鱼大肉,相反,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反而能够促进食欲。研究表明,苦味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物质,能够解毒、明目、抗菌消炎、祛暑降温、提神除烦。适量食用苦味食物还可以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增加食欲,改善夏季味觉减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消化功能障碍。此外,吃苦还有助于清心醒脑,消除内心的烦热。
4、多行走
夏天运动会消耗大量体力,"一动一身汗"并不夸张。但是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有慢性病的人来说,炎热的天气并不适合剧烈出汗,否则会使身体变得虚弱。散步、太极、瑜伽等缓慢运动是夏天的最佳选择,有助于缓解失眠,平复情绪。未患病的人可以轮流快走和慢跑。
5、补充钾元素
炎热的天气易出汗,因此需要及时正确地补充水分。夏天的三个时段需要特别注意补水:起床时、睡觉前和洗澡后。在这些时候喝一大杯凉开水,不仅有补水的作用,还能清洁肠道、排毒、稀释黏稠的血液。平时最好随身带一瓶水,随时补充水分,遵循少量、多次、慢饮的原则。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快,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