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艾灸对皮肤毛孔开合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夏季艾灸能够更容易地通过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进行艾灸治疗冬病往往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艾灸的最佳时间
中医专家指出,夏季是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最适宜季节。因为夏天人们穿的衣服较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进行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需要脱下衣服,容易受凉。而且天气炎热,人体对温度较为敏感,不容易被烫伤。最重要的是夏季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
中医认为,阳虚和气虚的人适合进行艾灸疗法。病人大多数属于阳虚体质。艾叶具有温热性,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正是自然界阳气最充足的时候,两者的阳热相结合,温补的作用更强。因此,在夏季进行艾灸疗法,补益效果可以达到最佳。
夏季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集中注意力,不要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造成伤害和浪费时间。对于保健养生灸来说,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和穴位的准确性。体位既要适合艾灸需要,又要保证舒适自然。根据处方找准部位和穴位,以确保艾灸的效果。

3、防火。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火灾,特别是使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或掉落。使用艾条进行艾灸后,可将点燃的艾条放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子中,以便灭火。
4、要注意防暑。由于施灸需要露出部分肌肤,夏天高温时要注意防止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使用风扇通风,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由于灸法不当,局部可能会发生烫伤并形成灸疮。一定不要挠破灸疮。如果已经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物。
6、要掌握施灸的顺序。如果需要灸的穴位较多且分散,应先从背部开始,然后再灸胸腹部,最后灸头部和四肢。
7、注意施灸的时间。某些病症需要注意施灸的时间,例如失眠症需要在临睡前进行艾灸。不要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艾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艾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刺激的程度,先尝试少量和低剂量的艾炷,或者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之后再逐渐增加剂量。不要一开始就使用大剂量进行艾灸。

9、防止晕灸。虽然晕灸的情况不常见,但一旦发生,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和出汗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晕倒。发生晕灸后,立即停止艾灸,并躺下休息,然后进行足三里的温和艾灸,大约持续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时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的人或儿童,可以用示指和中指触摸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既不会烫伤皮肤,又能达到良好效果。
进行艾灸时必须寻求专业人士的治疗,以免自己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