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洗澡的七大禁忌

结束了一天的忙碌生活,此时洗个热水澡是最好的享受和放松方式了。然而,洗澡也有一些禁忌,如果不注意可能会损害身体健康。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缓解一天的劳累呢?让我来告诉你。

1、饱餐后不宜洗澡

饱餐后洗澡会导致全身皮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血液将流向体表,从而减少对腹腔的供应,影响消化吸收,导致低血糖,甚至虚脱或昏倒。

2、冷水洗澡害处多

妇科专家表示,洗冷水澡时,由于水温过低,人体会感到寒冷,并因此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例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和神经紧张等。冷水澡不仅不能消除疲劳,而且容易引起感冒,尤其对于女性来说,会导致内分泌失调、闭经、腹痛以及一些妇科疾病,这些都会对女性的生育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对于体质较差的女性朋友来说,更不能用冷水洗澡,因为他们的抵抗力本来就较差,受到冷水刺激后,容易引发感冒、发热等疾病。不过,长期坚持用冷水洗脸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感冒和鼻炎,并使皮肤更有光泽和弹性。

3、月经期不宜盆浴

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脱落,宫腔会留有创面,宫颈黏液会被经血冲出,宫颈口会微微开放,而阴道内则会有经血滞留,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所有这些因素都会破坏生殖道的保护屏障,并且由于身体在月经期间免疫力底下降,盆浴时,污水和阴道中的细菌很可能经由宫颈管上行至宫腔,引起感染。因此,应该在月经期间禁止盆浴。

4、临睡前不宜洗澡

许多人习惯洗个热水澡后马上入睡,然而这其实是一个不正确的习惯,最好在睡前两小时洗澡。睡眠常常在体温下降后才会来临,而热水浴会使体温升高,推迟大脑释放出“睡眠激素”。如果某天只能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洗浴后用湿毛巾冷敷额头5分钟,让体温回落到正常水平,尽快入睡。

5、不宜水温过高

水温过高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程度。同时,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因为全身皮肤血管明显扩张,使大量血液流向全身皮肤,从而导致心脏缺血和缺氧。尤其对于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水温过高会使血压升高、心率加速,增加心脑血管的负担,并增加血液黏稠度。

建议:水温保持在30℃到40℃之间。

6、劳动后不宜立即洗澡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应该先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可能导致心脏和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在洗浴时,可以结合按摩,例如搓背。搓背最好使用丝瓜络这样的天然物品,因为它不仅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而且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去除脚跟上的厚皮,祛痰化痰。另外,洗澡时不要时间过长,泡澡时间过长容易使人疲劳,导致心脏缺血、缺氧,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建议盆浴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淋浴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