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曲张用药指导

下肢静脉曲张炎综合征,顾名思义就是由下肢特别是小腿的静脉曲张,继而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它是一组症候群,包括血栓性静脉炎及炎后缩合征、郁积性皮炎或紫癜、郁积性皮下硬化症、小退静脉性溃疡及出血等。尤其多见于从事持久体力劳动或站立工作的人员。青年时期即可出现,但一般以中老年发病率高。

本病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应属于中医“筋瘤”、“恶脉”、“青蛇毒”、“股肿”、“下注疮”、“流火”、“臁疮”的范畴。

病因病机

小腿静脉曲张是因为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闭锁不全,导致静脉血液倒流和停滞,静脉压增高,使下肢处于静脉血液郁积状态,缺氧,静脉壁受损受到炎症性损害,从而形成血栓性静脉炎。静脉血液郁积、含氧量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液体、蛋白质、红细胞和代谢产物渗出,引发纤维增生和色素沉着,导致足靴区皮肤因营养性变化发生变性而形成皮炎,出现脱屑、瘙痒;抵抗力减弱,易受慢性感染和并发湿疹、丹毒、淋巴管炎;反复多次发作,导致淋巴管阻塞引起淋巴水肿,轻微外伤和感染则引发难以治愈的溃疡。

这一系列涉及范围广泛的症状发生,皆是由炎性介质的侵入或炎症反应变化引起的,因此称为“下肢静脉曲张炎变综合征”,它高度总结了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一系列病症的病因病理和特征。

症状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小腿静脉曲张,酸胀沉重感,小腿尤其踝部出现水肿和疼痛,皮下出现蜘蛛状硬结,皮肤呈现色素沉着、瘙痒、湿疹样改变,小腿内侧下1/3处出现皮下硬结或斑块、深脓疱疮,以及难以愈合的溃疡。

辨证治疗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和稳定期。

急性期:在此阶段,病因较重,治疗应先行祛除病因,根据络热、湿热夹风、湿毒等不同的证候,分别采用清热、凉血、解毒、化湿的治则。

络热证:临床上表现为患肢青筋隆起,出现条索状红肿和疼痛,之后红肿消退,留下硬索,伴有色素沉着,局部常有牵引感、隐痛、沉重感。可能伴有发热、口渴、尿赤等症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以清热、凉血、通络为主要方法。处方:紫草、赤芍、益母草、生地、丹皮、生甘草。对于重热者可加入水牛角片(水牛角粉)、生石膏等。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