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习惯使衣服越洗越脏
洗衣水温统一
为了使衣服洗得干净,水温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温水(30℃~60°C)有利于洗衣粉充分溶解,增加活性分子的活性,促进油脂性污垢在水中皂化,提高洗涤效果。不同的纤维在遇水后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衣物所能承受的温度也不同:棉织物最适宜的水温为40℃~50°C;毛质衣物最适宜的水温在35℃左右;清洗麻类衣物时,水温应控制在30°C或更低。
泡一晚上再洗
很多人在洗衣服之前会泡上几个小时,甚至泡一整晚,认为泡得越久洗得越干净,但事实恰恰相反。泡的时间过长,会导致洗衣液中的化学物质以及衣物中的污渍更容易分解并产生臭味。污水无法流失,久而久之会进入衣物纤维内部,使衣服褪色和老化。一般来说,脏衣服泡上15分钟足够了,即使是厚重的衣服,泡的时间也不应超过30分钟。
使用过多洗衣液
许多人认为洗衣液越多,泡沫越多,洗得越干净。但事实并非如此,过多的洗衣液很难漂洗干净,还会浪费水和时间。洗涤后的衣物容易变硬,并且对敏感肌肤的人来说,穿着时容易引起过敏。建议在洗衣服时,先根据洗衣液说明书的要求添加一半的量,如果泡沫较少,再逐渐增加。
一拖多一起洗
都市白领生活忙碌,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没有时间天天洗衣服,常常是“攒够了再说”。然而这样做只会让衣服越洗越脏。首先,在炎热的季节,汗渍会残留在衣物上,被汗水浸湿的衣物容易发霉,如果与其他待洗的衣物混放,污染范围将会扩大。其次,积累大量衣物一起洗,会导致洗衣液无法充分接触,难以洗净。建议每次洗涤的衣物数量最多占洗衣机容量的70%左右。
使劲搓揉污渍
当衣服沾上果汁或菜汤后,人们往往会使劲搓揉,然而这样只会让污渍变得更大,甚至磨损衣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一旦染上污渍,应立即用干净的抹布或纸巾吸干,防止污染其他地方,然后再用清水和洗涤剂轻柔搓洗。
洗完不立刻晾晒
很多上班族喜欢早上把衣服扔进洗衣机里,然后在晚上回来时再晾晒。潮湿的衣物长时间放在洗衣机里容易滋生细菌,因此应在洗衣结束后的30分钟内取出并晾晒。如果已经在洗衣机内放置超过1个小时,就应重新洗一遍。
最后,还需要提醒大家,在洗完衣服后要做好整理工作。一般家庭洗衣服都在卫生间内进行,如果不是通风良好的卫生间,洗完衣服后务必打开窗户进行通风,因为洗衣机释放的湿气会增加卫生间的湿度,为霉菌滋生提供条件。此外,洗衣机使用后要风干后再盖上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