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胃火的十种中药

1. 黄连:性寒,味苦,有明显的清热胃火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胃火旺盛引起的口干口渴、口舌生疮等症状。

2. 竹叶: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因胃热、胃炎引起的口干口渴、食欲不振。

3. 法半夏:性寒,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胃火旺盛引起的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4. 法夏枯草:性寒,有清热利尿、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因胃火引起的口渴、尿频等症状。

5. 紫苏叶:性微寒,味辛温,有理气化痰、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胃火引起的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

6. 石菖蒲:性温,味苦辛,有舒肝理气的作用。适用于因胃火引起的脘腹胀满等症状。

7. 白花蛇舌草:性寒,味苦,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可用于治疗因胃火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

8. 法皂角米:性凉,味苦咸,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因胃热引起的便秘、口腔溃疡等症状。

9. 金银花:性寒,味甘苦,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可用于胃火引起的口舌生疮、水肿等情况。

10. 菊花:性凉,味苦甘,有清热明目、解毒润肺的功效。适用于因胃火旺引起的眼睛干涩、口干口渴。

全部分类